L

法制宣传专栏

法制宣传专栏

首页 > 投教园地 > 合规专栏 > 法制宣传专栏

读懂上市公司报告_定期报告(十)【2022年3.15投资者保护教育活动】

时间:2022-03-13 18:22:23 浏览次数:1282 来源:神华期货 编辑:admin

96. 如何浏览年度报告?

97. 财务分析有哪些基本方法?

98. 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99. 什么是相对额(比率)分析,它与绝对额分析有什么差别?

100.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

101. 影响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102. 什么是流动比率,什么是速动比率,二者有什么联系?

103. 什么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什么关系?

104. 分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比率主要有哪些?

105. 如何分析资产负债比率、权益乘数和产权比率?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106. 什么是利息保障倍数?

107. 分析公司经营效率的比率有哪些?

108.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能说明什么问题?

109. 如何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

110. 如何分析总资产周转率?

96. 如何浏览年度报告?

 年报是公司对其报告期内的生产经营概况、财务状况等信息的正式的、详细的报告。年报披露的内容都是投资者完整了解公司时所必要的、有用的信息。投资者只有对年报披露的所有信息进行认真地阅读分析后,才能尽可能减少遗漏年报所包含的重大线索与信息,发掘出年报信息中隐含的投资机会。

目前,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已达4600多家,年报披露由于及时性要求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公布,大量年报的“文山字海”令许多想完整阅读年报的投资者无暇应付。多数人对年报的阅读往往是走马观花,一晃而过。这种匆匆而过的年报阅读方式与不读年报没有实质性差别。投资者不可能从对年报的惊鸿一瞥中发现年报中透露的有价值的信息。但要对每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全面地仔细阅读与分析,对多数投资者甚至许多专业人士来说,也是不现实的。

由于年报披露的信息、内容是针对所有的年报读者,它包括上市公司现有股东、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各种性质的读者,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信息往往集中在年报的几个重要部分中的少数地方。抓住了这些部分的要点,投资者就可对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些信息主要集中在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财务报告三部分。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向投资者提供了上市公司年度内的诸如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基本的财务数据和指标;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向投资者陈述了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投资情况等基本信息;财务报告如包括审计报告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四大财务报表等内容。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就年报本身编制时是否规范,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向投资者提供了一份专业的报告。信息质量的高低是投资者从年报中发掘有价值线索的关键。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报表编制时存在不规范现象,注册会计师对年报的审计意见更应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四大财务报表就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盈利能力、现金流动、股东权益变动情况向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投资者在对以上几部分内容的初步了解后,根据自身的要求就可大致地确定所读年报是否有进一步详尽、认真分析的必要与价值,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年报阅读效果。

 

97. 财务分析有哪些基本方法?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是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等资料作为基础,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指标,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为社会公众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的投资决策和经济预测提供依据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

比较分析法主要包括:(1)将分析期的财务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对比,以分析实际与计划的差异,比较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2)将分析期的实际数据与过去某期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以比较分析期实际数据与过去某期实际数据的差异,揭示所比较的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从而预测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3)把公司的实际数据与同行业的平均或先进水平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公司财务状况与本行业平均或先进水平的财务状况的差异。

比率分析法是指在同一期财务报表的若干不同项目或类别之间,用相对数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分析和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替代法,是指在财务指标对比分析确定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因素的顺序替代,从数值上测定各个相关因素对有关财务指标差异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某个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相互关系,然后依次把其中一个当作可变因素进行替换,最后再分别找出每个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一般来说,因素的排列顺序为:先数量指标,后价值指标;先外延,后内涵。

趋势分析法是将公司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以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的一种方法。如从比较的时期基准来分,有环比法和定比法。环比法是对逐年数字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定比法是以某一年为固定基准对逐年数字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98. 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根据其考察范围和分析重点的不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可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要想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持有足够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以支付各种到期的费用和其他债务。对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是着眼于对公司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关系的分析,主要的分析指标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2)资本结构分析。资本结构是指在上市公司的总资本中,股权资本和债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将直接决定上市公司使用财务杠杆的程度,从而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资本结构应分析的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等。

3)经营效率分析。经营效率也称资产管理能力,主要通过上市公司各种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快慢程度来反映,分析经营效率是了解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主要渠道。投资者可以通过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来分析上市公司资产管理能力。

4)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就是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是公司组织生产活动、售活动和财务管理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也是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盈利能力的主要分析指标包括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分析盈利能力的同时,还需将上述指标进行若干年的纵向趋势分析和各年的盈利结构分析,以了解上市公司的成长性。

5)与股票市价相关的股票投资收益分析。对上市公司来说,公司的股价代表了市场在某个时点上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评估,反映了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对持有该公司股票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和所承担的风险的看法,所以,公司的股价对投资决策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必须将股票市价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相关信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计算的指标包括每股收益、市盈率、股利支付率、每股净资产、市净率等。

 

99. 什么是相对额(比率)分析,它与绝对额分析有什么差别?

比率分析是指对同一张财务报表的若干不同项目或不同类别之间,或在两张不同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用相对数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分析和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发展趋势。

比率指标可以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类:(1)结构比率。结构比率是指财务报表中个别项目数值与全部项目总和的比率。这类比率揭示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不同时期结构比率的比较还可以揭示其变化的趋势。(2)效率比率。效率比率是用以计算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能进行得失的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例如,成本费用与销售收入比率、成本费用与利润的比率、资金占用额与销售收入比率等。(3)相关比率。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察有联系的相关业务安排的是否合理,以保障公司运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例如,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率等。

利用财务比率可以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纵向比较。即将公司当年财务比率同历年来的同一比率作比较,以便对这一比率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确定公司的发展趋势。

2)横向比较。即将一公司的财务比率与同一时期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财务比率作比较,以便对两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较深入的了解。

3)标准比率比较。标准比率分析所涉及的标准有三种:一是历史标准,即以本公司历史上的经济情况较正常(或相似)时期的财务比率数字作标准;二是行业标准,即以该公司所属行业在同一时期平均比率作为标准;三是预算标准,即以公司当期预算中的财务比率作为比较标准。

相对额(比率)分析相对绝对额分析来说,能够将各财务报表之间和每一财务报表内部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反映出来,使得各个不同规模的公司会计信息标准化。由此,各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及与行业标准的比较才成为可能,也更为清晰地表明了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发展趋势。

 

100.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指上市公司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两方面。短期偿债能力是指公司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长期偿债能力可以从公司资本结构中反映出来。对于公司的投资者及长期债权人而言,他们不仅关心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而且更关心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反映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101. 影响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主要由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相对比率、公司流动资产的结构和变现能力、公司流动负债的种类和期限结构等决定,具体可以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来衡量。同时,还有许多财务报表中没有反映出来的因素也会影响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投资者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能提高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公司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银行已同意、但公司尚未办理贷款手续的银行贷款,可以随时增加公司的现金,提高公司的支付能力。二是公司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由于某种原因,公司可能将一些长期资产很快出售变成现金,以增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三是公司偿债的信誉。如果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一贯很好,即公司信用良好,当公司短期偿债方面暂出现困难时,公司可以很快地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法来解决短期资金短缺,提高短期偿债能力。这种提高公司偿债能力的因素,取决于公司自身的信用状况和资本市场的筹资环境。以上三方面的因素,都能使公司的实际偿债能力高于公司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偿债能力。

能降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主要是或有负债。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必须通过未来不确定的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上市公司或者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潜在义务是指结果取决于不确定未来事项的可能义务。换言之,潜在义务能否转变为现时义务,由某些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才能决定。作为或有负债的现时义务,其特征是,该现时义务的履行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上市公司,或者该现时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或有负债不能确认为负债,但是应按照规定予以披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进展,或有负债对应的潜在义务可能转化为现时义务,原本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也可能被证实将很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流出经济利益,并且现时义务的金额也能够可靠计量。在这种情况下,或有负债就会转化为上市公司的预计负债,应当予以确认。这会减少公司的偿债能力,或使公司陷入债务危机之中。常见的或有负债有: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和产品质量保证等。

 

102. 什么是流动比率,什么是速动比率,二者有什么联系?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分析流动比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流动比率过高并不一定表示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短期债权人可能对较高的流动比率表示欣赏,但过高的流动比率也可能是由于存货积压呆滞所引起的,这非但不能偿付到期债务,而且可能因存货跌价等原因遭受损失而危及财务状况,投资者在分析公司情况时运用流动比率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另外,过高的流动比率也可能是拥有过多的货币资金而未加以有效地运用,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因此,这并不是一种良好的财务状况的反映,合理的流动比例应视上市公司的经营性质而定。一个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高低取决于其现金流动情况。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不断有现金或其他流动资产流入(如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即使它的流动比例很低,也可以很容易地偿还债务。但是对于产品发期或者生产周期很长的上市公司,则需要保持较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流动比率越高,公司的偿债能力也就越强,但是流动比率没有考虑公司流动资产中个别资产项目的流动性。一家流动资产主要由现金和应收账款组成的上市公司,其资产流动性要比一家流动资产主要由存货组成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大。所以,要用速动比率来测试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速动资产是指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几乎立即可以用来偿付流动负债的那些资产。在计算速动比率时,要把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减去,主要是因为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流动性最差:部分存货可能已经损失但还没有处理;部分存货可能已抵押给债权人;存货估价存在成本价与市场价格的差异。因此,把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所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可信。

投资者在分析速动比率时还需要注意,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是影响速动比率真实性的重要因素。公司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因此,实际的坏账可能比计提的坏账准备要多。而且,由于公司业务的季节性变化,可能使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并不反映平均水平。

 

103. 什么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什么关系?

公司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的应收账款如能及时收回,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就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它说明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它表示公司从获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变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初应收账款余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

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360/销售收入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与之相对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则是越短越好。如果公司实际收回账款的天数越过了公司规定的应收账款天数,则说明债务人拖欠时间长,资信度低,增大了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同时也说明公司催收账款不力,使资产形成了呆账甚至坏账,造成了流动资产不流动,这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是很不利的。但另一方面,如果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太短,则表明公司奉行较紧的信用政策,有可能因此不适当地减少了部分营业收入

一些因素会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计算的正确性。首先,由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原因,使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能正确反映公司销售的实际情况。其次,某些上市公司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大量使用分期付款方式。再次,有些公司采取大量收取现金方式进行销售。最后,有些公司年末销售量大量增加或年末销售量大量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对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周转天数造成很大的影响。投资者在分析这两个指标时,应将公司本期指标和公司前期指标、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类似公司的指标相比较,判断该指标的高低。

 

104. 分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比率主要有哪些?

衡量与分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比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和产权比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比率,衡量上市公司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债权人的资金来对其资产进行融通以展开生产经营活动。

权益乘数是资产总额除以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反映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衡量公司财务结构、表明债权人权益和股东权益相对关系。

 

105. 如何分析资产负债比率、权益乘数和产权比率?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1)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款来筹集的,同时也可以衡量公司在资产清算时债权人有多少权益。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负债比例越低越好,因为负债比例越低,说明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利益越有保障。但是从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角度看,在上市公司盈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较高的负债比例可以为其带来更高的效益,这是因为上市公司通过举债筹措的资金和股东投入的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当上市公司的全部资产报酬率高于借款的利息率时,举债经营就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盈利。但是在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上市公司在利用负债比率制定筹资方案时,应当充分估计预期收益和增加的风险,在两者之间加以权衡,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2)权益乘数是资产总额除以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权益乘数越大,说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财务杠杆越大。其计算公式为: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权益乘数越大,表明股东权益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小,上市公司负债的程度越高;反之,该比率越小,表明上市公司的负债程度越低,债权人权益受保护的程度越高。

3)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产权比率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产权比率可用于衡量上市公司破产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通过债权人权益与股东权益的比例关系,可以反映上市公司基本的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产权比率高,属于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较低;产权比率低,属于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较高。

上述三项指标都是评估公司资本结构合理性的指标,都可以反映公司财务杠杆的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

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

 

106. 什么是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或利息偿付倍数。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公司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上市公司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利息保障倍数有不同的标准界限。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

=(税前利息+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107. 分析公司经营效率的比率有哪些?

衡量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比率主要有:

1)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以评估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状况的重要比率之一,是分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初应收账款余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

2)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天数,是衡量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对应收账款周转率作进一步分析而得到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销售收入

在上式中,一年以360天计。但也有人认为,一年的营业天数应以365天计。

3)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上市公司销货能力强弱和存货是否过量的重要指标,是分析上市公司流动资产运转效率的又一个重要依据。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次)=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在上式中,销售成本的数据取自利润表,而存货的数据则取自资产负债表,因此需对存货取平均值。至于存货平均余额的计算,存在多种方法。假如公司销售的增长是平稳的或具有持续性质,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假如公司的销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或销售量经常发生剧烈的波动,则可将全年每个月底的存货余额加总,然后再除以12。

4)存货平均周转天数,是在计算得到存货周转率后进一步推算出来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平均周转天数=存货平均余额×360/销售成本

5)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上市公司利用现存的厂房、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形成销售收入的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6) 总资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它表明上市公司投资的每一元资产在一年里可形成或产生多少元的销售收入,因而从总体上反映了公司利用资产的效率。很明显,这个综合性的衡量指标受上述全部经营性比率的影响。

 

108.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能说明什么问题?

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是衡量和评价公司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天数是存货周转率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存货的周转天数越少,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存货流动性越好。而在公司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公司存货的流动性如何,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流动比率。一般而言,公司存货的周转速度越快,存货流动性就越强,存货的变现速度越快。所以,提高存货周转率、减少存货周转天数,可以提高公司的变现能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对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存货管理的水平、存货的变现能力、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对公司资产经营管理水平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109. 如何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公司的销售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

固定资产的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公司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公司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越弱。

 

110. 如何分析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公司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可用于分析上市公司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在上式中,销售收入是指销售总收入减去销售退回、折扣、扣让后的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可采用年初年末的平均数衡量。总资产周转率也可用周转天数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天数=365/总资产周转率(次)= 365 ×平均资产总额/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综合反映了上市公司整体资产的营运能力。一般来说,总资产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则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营运能力也就越强。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公司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运营效率的变化,发现其与同类公司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


首页    |     网上营业厅    |    神华研究院    |    投教园地    |    走进神华    |    
粤ICP备12076861号-2 Powered by 神华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