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神华期货”微信帐号:shqh99
公司微博:
http://weibo.com/u/2916084504
公司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916084504
总部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1006号深圳国际创新中心A栋27楼
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钢材
8月23日讯: 今日钢谷网统计的31家流通商建材成交量总计21889.34吨,较上一个交易日增加5847.78吨,增幅36.45%;环比上周一成交量增加6214.66吨,增幅39.65%;较7月成交均值增加2113.40吨,增幅10.69%。
8月中旬,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192万吨,环比增加1万吨,上升0.1%,库存较为平稳;比年初增加462万吨,上升63.3%;比去年同期减少26万吨,下降2.1%。
据国家铁路局消息,1-7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628亿元,同比降7.7%。
铁矿
8月16日—8月22日澳洲巴西19港铁矿发运总量2619.4万吨,环比增加342.7万吨;澳洲发运量1758.6万吨,环比增加253.4万吨;其中澳洲发往中国的量1368.2万吨,环比增加68万吨;巴西发运量861万吨,环比增加89.5万吨。 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3304.1万吨,环比增加446.4万吨。
8月23日市场成交:曹妃甸港:纽曼筛后块 1400,金布巴粉940;京唐港:PB粉 998,京唐港:混合粉 750;天津港:PB粉 1010,麦克粉960; 青岛港:超特粉 700(上午)PB粉 1000/1010,BRBF 1130;日照港:纽曼粉 1027,超特粉700,PB粉 1010,PB块 1320,金布巴粉 940,63%BRBF1140,岚山港:PB粉1010,杨迪粉 905,岚桥港:57%印粉600;连云港:金布巴粉940;江阴港:BRBF(63.38%)1155。
中国45港到港总量2342.7万吨,环比减少204.4万吨;北方六港到港总量为1422.3万吨,环比增加271.9万吨。
8月23日讯,据中钢协数据显示:发运至青岛港62%品位干基粉矿到岸价为136.27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降2.01美元/吨或1.45%;发运至青岛港62%品位干基铁精矿含税价为1170.23元/吨,较前一交易日跌11.40元/吨或0.97%。
煤炭
近日,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杜汇良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全市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及煤炭增产增供等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杜汇良要求,要认真研究中央、自治区煤炭增产增供有关政策,全力做好煤炭增产增供工作。要认真谋划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工作,通过现货储备、产能储备和弹性生产多种形式,提升煤炭宏观调控和应急供给能力。
鉴于煤炭价格上涨,成本大幅上升,为保证企业正常利润,山东多家焦企准备联合提涨120元/吨,8月24日起执行,涨后二级焦3270-3290元/吨,准一湿熄3330-3380元/吨,准一干熄3700-3750元/吨,均为出厂含税价。
据期货日报消息,一位消息人士称,焦煤焦炭涨停是因为有消息称因核酸检测溯源,甘其毛都口岸海关接巴彦淖尔市政府通知将暂停甘其毛都口岸蒙煤进口两周。记者了解到,该情况基本属实,截止目前蒙方司机已开始停止核酸检测,自8月23日起暂停蒙煤入境通关,但具体是否暂停两周仍有待观察。
有色金属
据中国有色金属报,指数监测模型结果显示,2021年7月,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55.1,较上月回落2.5个点,位于“正常”区间运行;先行合成指数为74.8,较上月下降2.1个点。
据大商道现货交易平台数据统计,8月23日电解铜成交均价6827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120元/吨。电解铜总成交量3650吨,总成交额2.47亿元。铝锭成交均价204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295元/吨。铝锭总成交量16025吨,总成交额3.27亿元。
据海关总署,中国7月精炼铜进口量为270,054吨环比减少2.6%,同比下滑52.5%。其中,刚果(金)是最大供应国,中国7月从该国进口精炼铜44,484吨,环比增加16%,同比下滑15%。智利位居第二大供应国,中国7月从智利进口精炼铜44,374吨,环比下滑28%,同比锐减73%。
海关总署,中国7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887,361吨,环比增加近13%,同比增加5%。其中,智利仍是中国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的最大供应国。中国7月从智利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659,131吨环比增加9%,同比减少8.7%。秘鲁是对华第二大供应国,7月中国从秘鲁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512,923吨,环比增加26%,同比大幅增长83%。
据海关总署,中国7月原铝进口量为182,212吨,较前月增加15.3%,较去年同期下滑1.3%。印度仍为中国最大原铝进口来源地,中国7月从印度进口原铝107,783吨,环比增加55%,同比增加157%。
原油
消息人士: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火灾,导致原油产量减少44.4万桶/日。
利比亚央行行长近日表示,利比亚明年需要将石油产量在当前水平上提高近40%,以满足支出需求,并重建战后经济。目前利比亚拥有非洲最大的已探明原油储量,当前该国原油开采量130万桶/日。
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网站发布了1-7月份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下文简称原油)产量。经电缆网整理,1-7月份,我国共有20个省区、直辖市显示产量数据,原油产量11620.7万吨,同比增长2.4%。
美联储退出宽松的预期增强。多位美联储官员密集讲话认为经济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离缩减购债已经不远。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8月全球央行会议或9月议息会议上释放更为明确的Taper信号,油价因此承压。
供应方面,欧佩克月报显示,欧佩克7月份石油产量达到2665.7万桶/日,欧佩克+7月减产执行率为110%,俄罗斯减产执行率为95%。欧佩克月报还将2021年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增长预测上调27万桶/日至110万桶/日,将2022年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增长预测提高84万桶/日,至290万桶/日。
近期原油市场疲软的原因,一是全球疫情的恶化,特别是美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急剧增加,金融市场避险情绪再起;二是美国原油库存增加,需求端疲软迹象开始显现。因此,基本面中的需求利空,主导了近期油市价格的连续下跌。
PE、PP、PVC
PP石化出厂价格部分下调,对货源成本面支撑有所松动。贸易商报盘多小幅调降,让利出货。下游方面入市积极性较弱,谨慎观望情绪不减,满足刚需补货为主。华北拉丝主流价格在8250-8400元/吨,华东拉丝主流价格在8450-8500元/吨。
短期来看,期货震荡走势难以对现货起到提振作用。基本面来看,石化出厂价轮番下调,在成本面对市场支撑疲软。近期价格震荡起伏,市场观望气氛较重,下游终端心态偏空,入市积极性较弱,整体成交难以放量,谨慎操作为主,需求难有跟进。基于此,预计国内聚丙烯粒料市场或延续震荡整理态势,以华东为例,预计拉丝主流价格在8450-8500元/吨。
PE市场价格下跌,华北大区线性跌50-100元/吨,华东大区线性跌50-100元/吨,华南大区线性跌50-100元/吨,高压跌100-200元/吨。线性期货延续弱势态势,部分石化下调出库价或出台批量政策,持货商继续让利报盘出货,下游工厂多谨慎观望,现货市场成交气氛较清淡。国内LLDPE主流价格8060-8500元/吨。
目前石化降库放缓,今日线性期货低开弱势运行,挫伤市场交投信心,石化下调部分价格,贸易商随行让利出货以促成交,市场交投乏力,下游工厂拿货积极性不高,市场成交刚需为主。预计国内PE市场延续震荡,LLDPE主流价格在8050-8450元/吨。
国内PVC供需面偏强,主要市场货源偏紧,价格震荡略涨。上游PVC企业预售量仍然较多,货源偏紧,周内出厂价小幅上调;原料电石维持紧缺,成本小幅提升,成本压力较高,外购电石企业呈现略亏损局面。期货移仓加快,期货波动加大,但整体处于高位。终端抵触情绪升温,采购积极性欠佳。
橡胶
当前我国天然橡胶主产区新胶正处产出旺季,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也即将到来。东南亚地区,在严峻的疫情背景下,产胶国受防控措施、降雨、人工及运输等的影响,橡胶产量下降。加之今年严峻的海运形势,橡胶海运集装箱短缺问题无法解决,运输成本高涨,橡胶供应端受到阻碍。
从我国轮胎厂家情况看,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12日半钢胎样本厂家开工率为61.09%,环比上涨0.21%,同比下跌5.18%。全钢胎样本厂家开工率为65.88%,环比上涨0.11%,同比下跌6.92%。从5月份开始,国内轮胎企业开工率就低位运行,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国内7月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7271万条,同比微降0.4%。7月初以来轮胎企业开工率持续同比偏低,终端需求疲软、外贸出口受阻都起到抑制作用。不过,随着金九银十临近后期消费形势有望好转,且高温限电对天然橡胶制品生产的影响也将逐渐减弱,但多地降雨造成洪涝灾害对于物流运输及涉胶企业生产的影响还会存在。
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发布的月报显示,基于初步预估,2021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预估被调降至1,378.2万吨,因马来西亚产量被下修3万吨。随着主要经济体显露出复苏迹象,预计全球天然橡胶需求将达到1,390万吨,较去年增加7.2%。
大豆、豆粕
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称,8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可能达到624.9万吨,高于一周前预期的609.2万吨。本月大豆出口最高可能达到650万吨。如果预测成真,将高于去年同期的557万吨。ANEC在8月初预计2021/22年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将提高到9430万吨,高于当前年度的出口预估值8650万吨。因为出口供应预计提高。
美国农场期货杂志旗下的职业农场主公司上周五发布全国产量预测报告,预计今年美国玉米和大豆产量远高于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期,因为东部种植带产量提高,有助于弥补西部地区干旱的影响。
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7月份我国进口大豆876.4万吨,比上月减少18.3%,比上年同期的创纪录水平减少13.2%,大豆进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豆粕需求放缓,巴西出口装运数量下降,部分船期推迟到港。2021年1月至7月我国大豆进口5762.7万吨,同比增加4.5%。
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月度供需报告中将美国2021/2022年度大豆产量预估值由上月的44.05亿蒲式耳下调到43.39亿蒲式耳,市场此前预估为43.75亿蒲式耳。美国大豆单产下调至50.0蒲式耳/英亩,市场此前预估为50.4蒲式耳/英亩,7月报告预估为50.8蒲式耳/英亩。尽管美豆产量被调低,但因美国2021/2022年度大豆需求下降,致使美豆期末库存维持与上月一样的1.55亿蒲式耳不变,此前是预估为1.59亿蒲式耳。
本次报告中性略偏多,主要还是对于新作美豆单产的下调超出市场预期,市场此前平均预估单产为50.4蒲式耳。但是同样的,前期担心的需求问题,也在平衡表中有所体现,报告公布后美豆先涨后跌,收十字星,整体驱动仍不明朗。
豆油、棕榈油
据南部半岛棕榈油压榨商协会(SPPOMA)数据显示,8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增加9.26%,出油率增加0.4%,产量增加11.5%。
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继续回升,豆油产出增加,但由于下游企业提货速度加快,豆油库存连续第二周下降。监测显示,截至8月16日当周,全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89万吨,较上周下降2万吨,较上月同期持平,整体仍处于过去五年同期低位。
国内方面,近期我国发布了新的检疫政策,致使棕榈油卸船偏慢,到港量不及预期,棕榈油港口库存继续下降。监测数据显示,截止8月9日当周,全国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为32.4万吨,较上周下降2.55万吨,较上月同期回升1.15万吨,整体仍处于过去五年同期低位。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 2021/22 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 1924 万吨,同比增加 62 万吨,其中豆油产量 1834 万吨,豆油进口量为 90 万吨。预计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量 1660 万吨,预计工业及其他消费 230万吨,年度国内豆油供需结余 22 万吨。
郑糖
国内传统消费旺季来临,基本面边际好转,但整体变化不大。7月国内单月销糖102.96万吨,同比增加9万吨,环比增加16.85万吨;且从国内含糖食品销量(尤其软饮料)销售同比持续向好,销售端边际好转。
截止7月底,全国工业库存280.49万吨,库存压力仍大,榨季结转库存预计将创近年高位;国内库存消化较慢一方面因进口糖挤压,另一方面在于产销区价格倒挂,沿海销区更倾向于消化加工糖而非国产糖。
我国2020/2021榨季产糖1066.66万吨,同比增加25.15万吨。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销糖786.17万吨,同比减少9.55万吨;累计销糖率73.7%,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其中,7月单月销糖102.96万吨,同比增加16.84万吨;工业库存280.49万吨,同比增加34.7万吨。4—7月,国产糖库存去化速度持续加快,工业库存从前期的近7年高位恢复至往年均值水平。
从全球供需格局来看,全球期末库存已经连续三年下降,目前是巴西的压榨季,巴西作为食糖的第一大生产国及出口国,其产量的变化对全球糖市影响较大。之前巴西已经因为多年未遇的干旱天气导致糖产量下调,近期又连续遭遇三次霜冻天气影响,霜冻天气将减少本年度糖产量,并威胁下一年度糖产量。
国内北方地区甜菜种植面积减少,甜菜糖供给减少、全球食糖期末库存连续三年下降、虽然国内收榨库存高位,但随着消费的好转有望逐渐改善、当前进口配额外利润倒挂,对进口糖量形成压制,综合起来白糖随着需求的好转或震荡上行。
以上资讯信息建议,仅供参考。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